旋耕
定點
挖坑機
挖坑
苗木冷庫保濕貯藏
根系浸泡
根系修剪
舒展根系
接口與地面平齊
覆土踩實
修樹盤灌水
定干
定干后安裝滴灌管
曬衣夾開角
立支柱扶植中心干
行間生草
寒富蘋果樹栽植
蘋果樹屬多年生木本經濟作物,栽植后少則十幾年,多至幾十年,都在定植的環境條件下生長發育。因此,在栽植蘋果樹的時候,必須以高度的科學態度為前提,千萬要慎重,切忌盲目行事,否則會造成無法補救的遺患和經濟損失。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古老傳統的果樹生產方式必然被打破,新的果樹栽培制度必將逐漸成形。當前栽植果樹,發展蘋果樹生產,必須順應果樹栽培制度的變化,才會獲得早產、豐產、優質和高效益。
(一)栽培觀念的轉變
1.由原來的稀植轉變為密植
矮化密植栽培是當今世界果樹生產發展的總趨勢,也是我國蘋果生產的必由之路。80年代以前栽植的蘋果樹大部分是喬化稀植樹,每畝不超過30株,有的每畝僅10多株。80年代后,由于矮化砧、短枝型品種的不斷引進和應用,加速了我國蘋果樹密植栽培步伐,每畝栽植株數在50株110株左右。
2.由原來的粗放管理轉變為集約經營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果品生產已經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果樹生產受到空前未有的重視,果樹管理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新技術,新成果的引進和推廣,迅速增加了果樹生產的經濟效益,從而對果樹生產的投入加大,改善了土壤管理制度,果園實行了節水滴灌等土肥水管理措施。
3.用新品種取代老品種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栽培的蘋果老品種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近十幾年來,我國從國外引入大量新品種,蘋果育種工作者也不斷地選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蘋果新品種和新品系用于果樹生產,良種化的速度正在加快。
4.由原來的產量競爭轉化為質量競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地蘋果面積和產量在大幅度增加,果品生產的競爭十分激烈,且從追求產量的競爭轉變為質量的競爭。精明的果樹生產者正在千方百計地提高果品質量,果品市場也已出現“優質果價高暢銷,劣質果價低滯銷”的局面。
(二)寒富蘋果生長發育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果樹的整個生命活動,離不開環境條件,其中最首要的是氣候條件,在有災害性氣候的地方,多年經營的果樹,也會毀于一旦。栽植果樹時,要充分了解當地的土壤、溫度、光照和水分條件。
1.土壤
土壤是果樹生長和豐產的基礎。果樹的正常生長發育,是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和營養元素進行的,只有土壤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質,才能滿足果樹對肥、水的需求。
(1)土壤層深度 果園內土壤深度要在60厘米~100厘米以上。土壤層過淺,果樹生長發育不良,就會出現果個小品質差,樹體早衰,壽命短。在深厚的土層中,根系分布廣、深,則不易受夏季高溫和冬季嚴寒的傷害,樹體健壯。
(2)土壤質地 土壤質地的好壞直接影響果樹根系的分布深度和廣度。粘重土壤中,果樹根系分布淺,特別是透水性差會造成澇害;沙土的保肥、保水性差;果園土壤要疏松肥沃、保水、通氣、酸堿度適宜、排水性良好。這樣的土壤果樹根系發達,理化性狀好,適于微生物活動,有利于根系的生長。在栽植果樹前,必須對土壤進行徹底的改良。
(3)土壤的酸堿度 土壤的酸堿度(即pH值)對蘋果樹的生長有明顯的影響。大多數果樹適于中性土壤,在堿性土壤中或酸性土壤中,果樹生長不良或根本不能生長。以山定子做砧木的寒富蘋果樹在堿土上易發生黃葉病,而以海棠做砧木抗堿性增強。
(4)土壤含鹽種類 土壤中含有氯化鈉、硫酸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等鹽類。這些鹽類濃度過大,會使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果樹根系細胞液濃度,可使果樹凋萎枯死。在鹽堿地上栽果樹,要采取排鹽堿措施,如挖排堿溝,高壟栽培,深翻壓堿,種植綠肥作物等等。
2.溫度
溫度是果樹生存的重要基礎,它決定果樹的自然分布和果樹體內一切生命活動的變化。
(1)萌芽對溫度的要求 早春氣溫對蘋果樹萌芽、開花有很大影響,溫度高,開花早,溫度低,開花晚,溫度每升高5℃,開花期可提前2天~4天。
溫度對花粉發芽影響敏感。蘋果花粉發芽適溫為15℃~25℃,當溫度下降到4.4℃以下時,花粉發芽受到抑制。
(2)花芽分化與溫度的關系 蘋果樹一般是在夏季高溫下開始花芽分化。7月氣溫高,光照充足,營養條件好,花芽分化好。若氣溫低于20℃或高于30℃,花芽分化也會受到抑制。
(3)果實品質、色澤和成熟期對溫度的要求 在一般情況下,溫度高,果實含糖量高,果色鮮艷,品質好;相反則含酸量高,品質變劣。在有效積溫范圍內,晝夜溫差大的地區,果樹營養積累多,果實產量高,品質好,但溫差過大,夜間低溫對根系和枝條生長均不利。
(4)果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對溫度的要求 蘋果樹的光合作用最適溫度為25℃~30℃,在24℃時,同化量最多;在35℃時,光合強度降低1倍。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要高一些,溫度越高,呼吸作用強,消耗也多。而有機體的增長決定光合作用積累的同化產物量與呼吸作用消耗同化產物量的差值,差值越大,體積增長越快。
(5)高溫和低溫對蘋果樹的傷害 在果樹的年周期中,溫度呈現正常的季節變化和日變化,是有利于果樹生長發育的。溫度的突然變化,對果樹十分不利,不僅會造成減產,而且會導致果樹死亡。實踐證明,低溫危害要比高溫危害涉及面大,程度也深,后果嚴重。寒富蘋果適宜的栽培區域為年平均氣溫8℃、一月份平均氣溫12℃線以南地區。一月份平均氣溫12℃~14℃地區必須采取高接栽培;高溫往往只是局部受害,間接引起樹體生病,如樹體的西南面和南面樹干在冬季易日燒(灼傷)而發生腐爛病或干腐病,西南面和南面的果實在成熟前易發生日燒。
果樹“凍害”是指組織受零下低溫侵襲發生冰凍所造成的傷害。
果樹“寒害”是指溫度稍高于0℃,組織未凍結成冰造成的低溫傷害。
果樹“凍旱”又稱冷旱,是低溫和生理干旱的綜合表現。
果樹“霜害”是指早、晚霜的為害。
3.水分
水是植物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是果樹樹體的重要成份。果樹體內的所有生理活動是在水參與下才能正常進行,對調節樹體的溫度狀況起著重要作用。水可溶解土壤中的礦物質從而被根系吸收。每生產0.5千克光合產物,約蒸騰150~400千克水。蘋果每平方米葉面積每小時約蒸騰40克水,若蒸騰量降低,則引起傷害。水分過多或不足,都會加速果樹衰老甚至死亡。
(1)樹體內水分的平衡 無論是幼樹還是結果樹,樹體的各器官含水量是不平衡的,處于生長最活躍的器官和組織中含水量較多。對于結果樹,果實和葉片是爭奪水分的主要器官,在缺水情況下,優先供葉片蒸騰,果實呈缺水狀態。當蒸騰量大于吸水量,水分平衡破壞,梢、葉下垂萎蔫。
(2)果樹需水量 果樹的需水量隨土壤類型、氣候條件及栽培管理等不同而有差異。
4.光照
光照充足,營養積累多,花芽分化率高,果實品質優;光照不足,枝條細,節間長且組織不充實,花芽發育差,落花落果嚴重,果實著色差,品質劣,根系生長受到嚴重影響。光照是果樹花芽分化的前提,只有在光合作用產生一定量的同化營養條件下,才能進行花芽分化。實踐已經證明,光照強度降低,花芽形成數量就會減少。
5.風
風是氣候因子之一,對果樹的生長發育也有影響。微風可以促進空氣交換,增強蒸騰作用,改善光合作用條件,消除輻射霜凍,降低地面高溫,以免其傷害,減少真菌病害,
大風可吹壞樹葉,折斷枝條或大枝,造成彎干、偏冠。造成葉片過量蒸騰,使樹體內水分平衡失調,枝條停長,甚至干枯;果實生長成熟期間,風大造成落果導致嚴重經濟損失;大風可造成土壤干旱,沙土流失,引起埋干或根系裸露;冬季大風吹走積雪,加深凍土層,造成凍害和旱害。
果樹的抗風能力和受害程度,與立地條件、防風措施、樹體結構、樹齡有關,通常是坡梁地風大受害重,有防風林或風障的受害輕;大冠樹比小冠樹受害重,淺根樹比深根樹受害重。在栽植果樹時,要注意地形的選擇,設立防風林,采用抗風栽植形式和抗風樹形。如密植栽植,宜采用低干、矮冠樹形。
6.地勢、坡度和坡向
地勢指地形變化的趨勢和程度。隨海拔升高,大氣溫度有規律地逐漸降低,光照逐漸增強,雨量也相應有所增加,直接影響果樹生長發育。
隨著海拔升高,果樹的物候期也發生改變,一般萌芽晚而生長結束期提前,使果樹營養生長期縮短。
坡向和坡度大小不同,對溫度、水分的影響也不一樣,通常是南坡較熱、北坡較冷,東、西坡介于二者之間。陽坡的溫度大于陰坡,物候期早于北坡,果實品質好,但易受霜凍、日燒、旱害的危害。
(三)寒富蘋果園的規劃
栽植果樹,建立較大的果品生產基礎,必須認真地考查園地的自然條件,慎重地選擇地塊和品種,認真地進行果園的規劃。
1.園地調查
在進行果園規劃以前,首先要進行地形勘測和土壤調查,了解地形、植被、氣候和土壤情況,收集和查詢當地的氣象水文資料。要詳細查明當地的果品市場行情及供求趨勢,果品的貯藏加工能力。
2.園地規劃
(1)小區劃分 小區也稱作業區,是果園中栽培管理的基本單位。小區的大小應根據地形、地勢、氣候條件確定。小區的面積不要劃得過小,以便有效地利用土地面積,以不小于10畝為宜。
小區的形狀應根據果園的具體情況而定,通常以長方形小區為宜。山地果園小區的長邊要與等高線走向一致,并同等高線的高度相適應,以便修梯田和栽培管理作業。劃分小區還應與果園道路系統、排灌系統、防護林帶統一規劃。
(2)道路和建筑設施的規劃 為便于果園的管理和運輸,栽樹前必須設計出道路。果園道路由干路、支路和區內小路組成。
果園的建筑設施,如管理用房、包裝場、倉庫、果窖等應設置在便于工作的地點。果窖應設置在冷涼、干燥、便于運輸的地方。
(3)防護林帶的規劃 果園營造防護林帶不僅可防止風沙侵襲,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還可以調節空氣和土壤溫度、濕度、減輕凍害。林帶可分為透風林帶和不透風林帶兩種。不透風林帶是由多行喬木和灌木相間配合組成,林帶上下密閉,氣流不易通過,因而防護距離短,但在其防護范圍內的效果好;透風林帶,氣流可從林間通過,使風速減弱,因而防護范圍較遠,但防護效果較小。
防護林樹種應選擇對當地風土條件適應性強、樹體高大、生長快速、壽命長、與果樹沒有共同病蟲害的樹種。應盡量選用一些適于作為蘋果樹砧木的樹種如山定子等,以便采集種子,增加效益。
(4)排灌系統的規劃 為保證蘋果高產穩產,現代果園必須要建立水利排灌系統,包括蓄水、輸水和園地排灌網三大部分。發展果園滴灌、滲灌等先進設施,是最好的果樹給水方式;排水系統主要有明溝排水、暗溝排水及豎井排水、機器抽水。
(四)授粉樹的配置
大多數蘋果有自花不孕現象,若在果園中只栽培單一品種,由于授粉不良,則只開花不結果或結果極少;寒富蘋果是自花結實的品種,如能異花授粉,也將會大大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型指數。
1.授粉樹必須具備的條件
(1)能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條件,與主栽品種花期基本相同,能產生大量花粉且花粉發芽率高,與主栽品種親和力強。
(2)與主栽品種同時進入結果期,壽命長短相近。
(3)能與主栽品種相互授粉,果實成熟期差距不大。
(4)果實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并與主栽品種管理條件相似。
在沈陽及相似氣候區適宜的授粉品種為寧豐、新蘋等抗寒蘋果品種。有配置授粉樹的果園在花期要放養蜜蜂、壁蜂等,在花芽量少或花期氣候不正常情況下還要采取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
2.授粉樹的數量
授粉樹的有效授粉范圍為50米~60米。寒富蘋果配置授粉樹的比例以8∶1左右為宜。
(五)建園前的土壤改良
建造寒富蘋果園前徹底完成土壤的改良工程,是寒富蘋果豐產、優質、高效的基礎。
1.修梯田
梯田是山地、坡地果園最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也是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果樹生長的重要措施。
2.沙地土壤改良
沙地土壤結構不良,保水保肥力差。風大地區沙易隨風移動。所以沙地栽果樹前,一定要固沙,也要改良土壤的結構。
(1)營造防護林 營造喬、灌木混交防護林,既防風又固沙。在林帶未成林之前,要種植綠肥作物覆蓋地面,防止風蝕。
(2)客土加肥 按行挖溝,溝深1米,溝底墊20厘米厚的粘土,再以1份粘土、2~3份沙土、一定量的有機肥回填。能夠使用河淤土回填更好。
3.鹽堿地土壤改良
鹽堿地栽果樹必須排除鹽堿的危害,最簡易的方法是挖排水溝和修臺田。每隔2行樹挖一排水溝,溝深0.8米,底寬0.5米,上寬1米,排水溝與排水支、干渠相連,以利排水暢通。臺田高30厘米~50厘米,田面上盡量增加有機質、客肥沃土,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
(六)寒富蘋果樹栽植技術
1.栽植密度
果樹合理密植,使單位面積株數增加,葉面積增大,能最大限度利用光能,單位面積產量得到提高。密植可增強果樹的群體作用,減少風害、旱害、凍害、日燒等危害,便于集約化管理,有利于果樹早期豐 產。
密度是單位面積栽植果樹的株數,合理確定栽植密度,是果樹早產、豐產、穩產的前提。確定密度常因與砧木的組合、樹形、地勢、土壤、氣候條件和管理水平等的不同而異。其原則是,不可過稀,也不可過密,而要合理密植。
寒富蘋果不同砧穗組合栽植密度參考表
砧 穗 組 合 行距×株距(米) 株數/畝
喬砧~寒富/山定子 3.5~4.5×2.0左右 74.1~95.2
矮化中間砧~寒富/GM256/山定子 3.0~4.0×1.5~2.0 83.3~148.3
2.栽植方法
(1)按行挖栽植溝 無論是山地、坡地梯田上栽樹,還是在平地建果園,均應按行挖栽植溝。溝深1米,寬至少1米。溝底鋪墊樹葉、雜草或作物秸桿,踩實后達20厘米厚。將腐熟有機肥與表土混合填入溝內,如表土土質差,應取好土填溝。溝填滿后放大水沉實。栽植溝在栽植的前一年秋季挖完回填更好。平肥地和鹽堿地建園,應起高壟栽植,壟高50厘米左右。
(2)苗木檢查 選擇良種壯苗是十分重要的,在定植前,必須進行品種核對,剔除雜株(包括嫁接未成活的)。對苗木質量必須嚴格把關,要求苗木根系完整,尤其是須根要多,粗壯,芽飽滿,無檢疫對象,達到高度。對弱小、畸形、傷口過多、根系差的苗應及時剔除。
(3)栽植技術 按株距挖定植坑,將優質腐熟農家肥與表土混拌好,一半填入坑內,將苗放入坑內,左、右對直,校正好位置,再將另一半拌肥表土分兩次填入坑內。第一次填土后將苗稍向上提動,使根系伸展,然后踩實,第二次填平坑后再踩實,使根系與土密接。栽后要立即灌水,水滲下后根頸與地面平齊,再封一層細土保墑。
(4)大樹移栽 在特殊情況下,要進行大樹移栽。栽大樹要比栽苗困難多,需要做好充分準備。前一年秋,對要移栽的大樹,以干周圍50~70厘米為半徑挖深80厘米的環溝,把根切斷,填入拌有優質有機肥的土,促使發新根。春季移栽,栽植坑挖好后,提前對移栽樹灌足水,以便能帶土坨挖掘。栽后便立即大量灌水,樹盤上覆地膜。樹體上部用支架固定萌芽后進行適當修剪。
(5)保證苗木成活的技術措施 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是盡快成園的基礎,忽視這個環節,造成果園樹齡參差不齊,影響群體效益。
①果苗處理 栽前苗木在水中浸一夜,栽前應對根系進行修剪,除剪截傷根、病根外,所有根系必須剪出新茬,以利剪口發生新根。
②蘸泥漿 栽苗時,用水桶或大盆等容器配制泥漿蘸根后馬上下地,可以顯著提高成活率和生長勢。
③地膜覆蓋 果苗定植后,修灌水盤澆水。表面干燥后覆蓋地膜??梢猿尚懈材?,也可以單株覆膜。春季果苗定植后覆膜,可迅速提高地溫,縮短緩苗時間,加速果樹當年生長。覆地膜明顯提高土壤含水量,覆黑地膜可減少除草的用工量。
④苗木定干后套地膜筒 苗木當年定干后萌芽時,黑絨金龜子和象鼻蟲對萌發的新芽危害極大,嚴重時把新芽全部啃光。另外春季空氣干燥,果苗地上部分蒸騰量大,而地下根系又不能馬上吸收水分,極易使果苗地上部抽干。用地膜加工長40厘米、直徑5厘米的地膜筒,套在苗上,下部扎緊,既可防蟲害,又可保濕防抽干,待新梢在筒中抽出時,害蟲危害期已過,再在筒上剪眼放風,防風幾天后除去地膜筒。